4月23日,贵州省召开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1000个先进集体和1500名先进个人。航空工业安吉派驻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箐口村“第一书记”俞廷龙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该村的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5000元到2020年增加至8000余元。
主动请缨 奔赴“前线”
“我是安顺人,我愿意去扶贫回馈乡亲”。俞廷龙时任安吉精铸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2015年7月,当得知所在单位正在选派干部到西秀区担任驻村扶贫时,年逾50的他主动请缨,向安吉精铸公司党委提出申请自愿到村里扶贫。
2015年7月28日,经安吉精铸公司党委推荐,贵州省委组织部、省国防工办选派俞廷龙到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箐口村担任“第一书记”,肩负起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政策带给贫困群众,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致奔小康的神圣使命。接到通知,他背上行囊启程箐口村,开启了50岁人生的新征程。从2015年正式到任算起,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
熟悉情况 心中“有数”
“山多、耕地少、村组分散,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是这个小山村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作为安顺本地人,俞廷龙深知此行之艰辛,但当他用2个多小时真正到达箐口村时,也着实被这里的贫困程度所惊讶。箐口村地处岩腊乡西南面,与新场乡和镇宁县江龙镇、朵卜陇乡接壤,其中最远的村民组距村委会近15公里,距主城区56公里。全村辖9个自然村寨,12个村民组,共有824户3517人,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0户715人。这位新任“第一书记”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走访调研 主动“谋事”
到了箐口村后,顾不上多休息,第二天俞廷龙就同村支两委到各个村民组调研,了解各村民组基本情况。经过充分的调研后,俞廷龙决心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突破,而想要发展产业,积贫积弱的小山村,路和资金又成为了一大难题。全村道路基本是狭窄的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发展产业路不行产品难以运出去,要想富,先修路!”俞廷龙回忆道。说干就干,俞廷龙成为全村最为忙碌的人。
一方面要想办法修路,另一方面着手产业谋划,白天找项目、跑市场,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晚上挨家挨户了解困难,做思想动员工作。把扶贫开发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强化村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产业致富路。先后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完成机耕道建设12条共计15公里;硬化通组路、联户路23公里;全村12个村民组从过去的泥巴路实现了组组、户户道路全部硬化。修建沟渠1119米,普通桥梁一座,新建公厕一个,改建文体活动场所2个,硬化面积21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0多盏,解决12个村民组群众夜间照明问题。
发展特色 争取“资源”
通过走访调研,俞廷龙充分发挥吊南、石坝等村民组的坡地资源、土壤特点、生态等优势,组织成立“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发展茶叶种植,打造全村的产业支撑,完成茶叶种植1200亩,建成了大型养猪场两个,年出栏生猪7000余头,有104户贫困群众入股发展,解决了12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入股贫困群众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
在箐口组,俞廷龙通过向安吉精铸公司申请,为该村自主创业大学生争取资助3万余元的无偿帮扶资金,用于桃子水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岩腊红”桃子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每年供不应求。
脱贫攻坚 玉汝于成
2018年9月,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箐口村在国务院组织的评估考核中得到充分肯定,高分通过脱贫验收。6年来,俞廷龙与箐口村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走乡串户,一户户的排查走访,一个个的了解困难,申请资金、铺路修桥、水源改造、危房改造、异地搬迁、发展产业、找项目、跑市场,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的足迹遍布箐口村每个村民组,换来箐口产业发展,村户户通自来水,通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村民也鼓起了腰包,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